
化肥是粮食的食品,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,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化肥价格的过度上涨,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成本,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。
春耕即将开始,但化肥和农药价格居高不下,这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。费县农业市场应急调查
肥县供销会外贸公司经理李邦福说:前段时间,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提高2018年春肥供应和价格稳定性的通知》。要求有关部门、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采取措施,确保化肥生产,规范淡季储备。规范生产经营秩序,引导农民科学施肥,强化市场。通过催销、预警等措施,确保了化肥、农药价格不再上涨。目前,公司化肥库存为350吨,与当年持平。化肥品种齐全,价格高企稳定。目前,二铵肥的批发价为3000元/吨,同比增长20%,零售价为3100元/吨,增长12.7%;复合肥的批发价为2700元/吨,增长17.39%,零售价为3000元/吨,增长11.1%;rea为2000元/吨,同比增长42.8%,零售价为2100元/吨,同比增长31.25%。二是供需关系明确,受环境监理的影响,化肥生产企业环境保护达不到标准,不准生产,不准开工;李邦甫担心粮油价格低、可比效益低、农副产品价格极不相配,这势必影响粮食生产。等农民购买化肥的能力,从而影响公司的化肥销售业绩。李邦福说,目前只有果农购买硫酸钾用于果树顶部敷料。农民的大规模采购将在1月15日之后开始。由于化肥价格居高不下,公司化肥销量预计在2018年下降20%左右。李邦福预测了化肥下一步的价格走势。化肥价格已达到顶峰,缺乏继续上涨的动力。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下降,化肥销售价格也有所下降。
法县中信农业管理部经理梁希忠说:目前,农药价格高,市场交易量少,公司农药库存充足,品种齐全,各种农药库存60吨,比上年增长30%。去年同期,农药价格的过度上涨将严重影响农民的投入。梁希忠预计公司2018年农药销售业绩将下滑约10%。梁希忠分析农药是一个10年的价格周期,2017年恰逢价格上涨时期,农药价格从2017年7月开始上涨,年底达到高峰,之后一直处于目前,乙草胺标准瓶的批发价为9.5元/瓶,同比增长35.7%,零售价为10元/瓶,同比增长20%;辛硫磷的批发价为20%,零售价为13元/瓶,同比增长18.2%。氯氰菊酯批发价为11元标准瓶,同比上涨10%,零售价为12元标准瓶,同比上涨10%,农药价格上涨26.3%,主要原因是:第一,环境压力是所有污染环境的企业都对氯氰菊酯造成污染。二是农药生产中的原料和中间体供应受阻,包装费增加,新法规的二维法规修订工作进展缓慢。有效刺激了农药生产成本。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和新《农药条例》以及环境税的影响,农药价格没有下降的余地,但会相对稳定。
肥县南张庄乡石桥村的村民张继才说,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太高,加上干旱,长达4个月没有有效降雨,小麦幼苗状况很差,需要把小麦浇回绿色。这势必增加生产成本。张继才说,他还没有购买化肥和农药,而且要购买一段时间,直到需要的时候。如果价格不下降,每亩农作物投入化肥60元左右,农药15元左右,每亩农作物成本增加75元。费县发展改革委员会。2017年,张集才种植小麦每亩净利润423.24元,花生每亩净利润58.7元,玉米无利润。根据去年的产量、价格、其他成本不变的计算,2018年小麦净利润将下降,花生、玉米不仅无利可图,而且亏损。提供优质廉价的农产品原料是农民最迫切的需求,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。